服务平台首页>园区之窗>政策解读>正文

《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20-2022年)》出炉 到2022年建成国内领先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城市

2020-09-14 阅读量:139

智慧医疗将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8月27日,市卫生健康委对刚出台的《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解读。

按照《方案》,在未来两年里,我市将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体系、打造智慧医疗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到2022年建成国内领先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城市。

到2021年基本建成“卫生健康云”

《方案》提出,到2021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卫生健康云”和全民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完成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卫生健康智能管理推广应用,使智慧医疗产业体系初具形态;到2022年,全面建成智慧医疗基础体系,健康医疗大数据全面汇聚和标准化,卫生健康信息资源体系和共享开放机制基本建立,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共享协同,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城市和医疗智能产业基地。

“《方案》明确了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体系、打造智慧医疗产业体系。”市卫生健康委信息统计处处长梅政成说。

其实,在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方面,我市已基本形成智慧医疗发展的数据资源体系和基础平台支撑。目前,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集成3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和2000多万份电子病历数据;建立了全市医改监测平台,实现226家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全接入。

这些当然不够。按照《方案》,我市还将建设完善“卫生健康云”,并启动智慧医疗大数据资源池工程,完善基础资源、人口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资源,通过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为行业智能管理、临床辅助诊断、居民健康管理、临床科研和决策支持等提供支撑。

此外,重庆将构建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信息智能网络,建设5G智慧医疗示范网;建立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

推广智慧医疗服务应用

据介绍,在智慧医疗应用方面,目前我市已建成25家“智慧医院”,并建立了预约诊疗统一“号源池”,实现了分时预约、诊疗结算等功能;全市90%的区县实现了远程医疗服务应用;实现了主城区域统一调度的“智慧急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实现区县全覆盖;初步建成了个人健康信息便民查询系统,市民可通过该系统查询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

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礼嘉院区,重庆日报记者看到,该院每层楼都设有多个打卡机,家长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算“报到”了,打卡机还会显示患者的就诊序号。据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分时段预约挂号已精准到10分钟,省去了排长队的苦恼。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拓展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能用药辅助决策、智能医学教育辅助、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等应用。”梅政成说,下一步我市还将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共卫生智能服务体系,重点拓展以妇幼、老年、慢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推广基于移动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应用,推进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建设健康科普教育知识体系和智能化健康科普平台,开展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的健康科普教育和常见病智能问诊。

《方案》特别提出,我市将建设传染病智能预测平台,基于多源、海量和动态数据,实现传染病智能预测预警。与此同时,建立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提供支持。

培育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新业态

在智慧医疗产业方面,我市将培育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新业态,壮大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新产业。

按照《方案》,重庆将发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要特征和战略资源的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健康智能服务水平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服务能力;发展生物基因与医疗设备产业,做大做强医疗器械、耗材及穿戴设备等产业;发展健康医疗新技术及智能软硬件产业,加强医学植入、智能穿戴设备设计制造,研发人造器官和三维器官打印技术和产品,探索神经义肢技术、脑机融合技术等,提高人体健康监测、诊疗和恢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