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采购
企业
专家信息: 刘继常,男,汉族,1968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博士。现任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制造与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3.9-1986.7 新化县第一中学 高中 1986.9-1990.7 湖南大学机械系 铸造 获学士学位 1993.8-1996.6 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系 铸造 获硕士学位 2000.8-2004.6 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 获博士学位 1990.7-1993.8 湖南锻造厂(九六三九厂)九分厂 主任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负责铸造技术 1996.6-2000.8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耐磨材料研究所任质量管理部、车间负责人 工程师 2001.1-2003.8 株洲工学院 讲师 2003.8-2005.2 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工学院) 副教授 2005.2-2006.9 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6.10-至今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教授 2006.3-2011.6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08.9-2009.9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8.9-至今 湖南大学先进成形与表面工程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学术兼职及社会任职: 1. 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 2. 2017至今 长沙市再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3. 2015至今 中国增材制造分会 委员(理事)。 4. 2016至今 中国增材制造标准委员会 委员。 5. 2013-至今中国特种加工分会理事。 6. 2013-至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 7. 2010-至今 中国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8. 2010-至今 中国特种加工分会激光技术委员会委员。 9. 2008-至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10. 2005-至今 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会刊评审委员。 11. 2005-至今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SE)会刊评审委员。 12. 2005-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13. 2008-至今 教育部高校专家。 14. 2009-至今 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 15. 2008-至今 中国致公党湖南大学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 培养研究生情况: 现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13人,其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人。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及其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激光加工、生物医学制造、先进成型及其模具。 研究方向: (1)数字化智能化激光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激光直接制造、表面修复、表面改性、焊接、微加工等的理论、工艺以及其数字化、智能化装备。 (2)先进成型及其模具技术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特种成型工艺及其模具技术。 (3)生物医学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医用钛合金零件成型制造技术、仿生微器件制造技术,涉及到激光制造技术、微铸造或微机械加工技术。 (4)快速原型技术 主要研究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以及快速原型零件精度和性能。 主持的项目: 1、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汽车车身覆盖件模具的激光制造装备与工艺”(2007BAF29B01);(国拨经费719万元,总经费2419万元)。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系统动态平衡的同轴送粉激光熔覆熔池的表面形貌研究”(51075134);(国拨经费36万元)。 3、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激光熔覆组织及其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NCET-08-0183);(国拨经费50万元)。 4、 主持粤港合作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汽车零部件模具表面激光强化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2007Z002);(国拨经费98万元)。 5、 具体负责(副组长)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激光强化汽车零部件模具表面的装备与工艺”(2008A090400017);(国拨经费120万元)。 6、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激光熔覆金属层的宏观组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20060390879);(国拨经费3万元)。 7、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熔覆直接制造的金属零件晶粒形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06JJ50094);(国拨经费2万元)。 8、 主持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激光熔覆基本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50875013);(国拨经费25万元)。 9、 主持中国包装总公司技术创新项目:“金属包装容器的激光焊接研究”(05ZBKJA009);(国拨经费2万元)。 10、 主持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不同气氛下碳钢表面激光熔覆Al-Ni-Y粉末的研究”;(国拨经费1万元)。 11、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金属包装容器的激光焊接研究”(05C512);(国拨经费1万元)。 12、 主持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横向项目:“球墨铸铁的制造工艺研究” (WZGCZX2011-002).(企业拨付经费47万元)。 13、 主研(项目组排名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铝合金激光深熔焊接小孔内等离子体直接光谱观测的小孔效应研究”( 50875079)。 14、 负责广州市重大攻关项目:“汽车齿轮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研制”(98-2-081-01);(国拨经费9万元)。 15、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自选项目:“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喷火嘴和篦条的研制”(已经鉴定、获奖)。 16、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项目:“桁架式准封离型切割与焊接用1kW级CO2激光器”(已获奖)。 主要参与项目: 1、 主研(项目组排名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铝合金激光深熔焊接小孔内等离子体直接光谱观测的小孔效应研究”(50875079);(国拨经费35万元)。 2、 主研(项目组排名第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钛合金激光焊接机理及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与预测研究”(12JJ2032)(国拨经费10万元) 3、 主研(项目组排名第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激光深溶焊接铝合金小孔内等离子体光谱的直接观测与研究”(09JJ3088)(国拨经费10万元)。 4、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自选项目:“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喷火嘴和篦条的研制”(已获奖)。 5、 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项目:“桁架式准封离型切割与焊接用1kW级CO2激光器”(已获奖)。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合作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对3D打印(尤其是激光熔覆3D打印金属零件)、激光强化与修复、激光焊接、球墨铸铁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以第一(或独立)发明(设计)者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10余项发明专利,作为主持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次、作为重要参加者曾获得省部级奖励3次,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EI收录近30篇)。 一) 作为项目主持人的获奖: 1、“移动式半导体激光强化与修复汽车模具的装备与工艺”,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移动式半导体激光强化与修复汽车模具的装备与工艺”,201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博士学位论文“激光熔覆成形金属薄壁结构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湖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第八届湖南大学“长丰奖励基金”突出贡献奖。 二) 作为主要参加者的获奖项目(均有获奖证书): 1、“桁架式折叠准封离型切割与焊接用1kW级CO2激光器”,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其喷火嘴和篦条的研制”,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其喷火嘴和篦条”,1997年,广东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4、“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喷火嘴”,1997年,广东省重化工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明专利: 1 无振镜铺粉式激光3D打印机 刘继常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01-25 2016-09-28 2 粉末床增材制造机 刘继常;刘旭东;王兵;齐利军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04-27 2016-09-28 3 绘图仪式选择性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机 刘继常;王兵;伍耀庭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5-01-24 2016-08-17 4 一种自发电组合式无线开关 敬鹏生;刘继常;李烁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02-23 2016-07-20 5 一种基于压电摩擦及光能发电的自供电体重秤 刘继常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5-08-12 2016-03-02 6 一种机械手式彩色3D打印机 曾亮华;刘继常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中国专利 2015-09-08 2016-01-06 7 液粉同轴喷射增材制造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14-05-10 2015-11-25 8 用试样直接标定检测温度场熔池宽度的激光熔覆过程在线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申请号: 201210103310.7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2-04-10 2013-10-23 9 用试样直接标定检测温度场相变区域的激光淬火过程在线检测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210103472.0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2-04-10 2013-10-23 10 复杂腔体多孔零件激光直接制造,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210054734.9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12-03-05 2012-07-11 11 球墨铸铁激光强化工艺,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010554439.0 刘继常;钟志华;范滇元;颜丙功;许阳辉;郭怡晖;王双喜;王国权 湖南大学;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0-11-23 2012-05-30 12 激光表面强化检测控制系统,发明专利, 申请号: 201010554462.X 刘继常;杨彩霞;伍耀庭;胡顺玺;王双喜;王国权 湖南大学;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0-11-23 2012-05-30 13 模具表面激光强化工艺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010554427.8 刘继常;颜丙功;伍耀庭;王双喜;王国权 湖南大学;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0-11-23 2012-05-30 14 激光表面强化过程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 201020619148.0(已经授权) 刘继常;杨彩霞;伍耀庭;胡顺玺;王双喜;王国权 湖南大学;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0-11-23 2011-08-10 15 移动式半导体激光模具表面强化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1010022105.9 刘继常;钟志华;范滇元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0-01-20 2011-07-20 16 移动式半导体激光模具修复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1010022104.4 刘继常;钟志华;范滇元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0-01-20 2011-07-20 17 奥铁体球墨铸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发明专利:专利号:200710035838.4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07-09-29 2009-04-01 18 包含快速成型单元的远程客户参与型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710034212.1 刘继常;喻建良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07-01-05 2008-07-09 19 智能化激光熔覆成型金属零件,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610136875.X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06-12-15 2008-06-18 20 三片罐罐身激光焊接接头对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520049742.X;(已授权)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5-04-13 2007-08-08 21 用激光加热冒口内金属提高补缩效率,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031287.5;(已授权)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5-02-28 2006-09-06 22 子母开关,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510031288.X;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5-02-28 2006-09-06 23 奥氏铁素体球墨铸铁的一种等温淬火工艺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4-10-15 2006-04-19 24 适合于田间小路的履带式运输车,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420068921.3;(已授权) 刘继常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4-10-15 2006-02-15 25 气体-粉末流分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420068958.6;(已授权) 刘继常;李力钧 刘继常 中国专利 2004-10-20 2006-01-25 26 多工艺集成3D打印新方法 刘继常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5-04-30 2016-12-07 27 柜式送粉增材制造机 刘继常 长沙嘉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08-02 2017-02-15 28 一种微型发电装置 吴静远;敬鹏生;孟博;刘继常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6-08-05 2017-02-22 29 实用新型专利:新型便携式激光再制造机. 申请号: 201420000299.6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4 2014 30 实用新型专利:性能梯度零件的紧凑型激光熔覆3D打印机. 申请号: 201320746749.1 刘继常 湖南大学 中国专利 2013 2013 备注:按照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日 公开日排序
论文专著: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EI收录近30篇)。 发表英文论文: 1.Binggong Yan, Jichang Liu, Bohang Song, Pengfei Xiao & Li Lu. Li-rich Thin Film Cathode 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3-11-26; (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期刊系列之一)(最高级别SCI一区SCI UT ISI: 000327530200002) 2.Jichang Liu, Yaoting Wu and Lei Wang. In-situ measurement based on prior calibration with analogist samples for laser cladd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2012; (SCI UT ISI: 000314338900006/EI Accession number: 20133016522226) 3.J. C. Liu and L. B. Ni. Prediction of laser clad paramete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aterials Technology, 2012, 27(1): 11-14; (SCI UT ISI: 000300854400005/EI Accession number: 20121114844576) 4.B. G. Yan and J. C. Liu. Calculation of laser transformation hardening with circular beam. Materials Technology, 2012, 27(1): 5-7; (SCI UT ISI: 000300854400003/EI Accession number: 20121114844574) 5.Yanghui Xu and Jichang Liu. Laser surface hardening of ductile cast iron for vehicle die.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7843, 2010,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SCI UT ISI: 000287765300045/EI Accession number: 20110113550889). 6. Jichang Liu, J. Y. H. Fuh and L. Lü. The state-of-the-art laser bio-cladding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7843, 2010,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SCI UT ISI: 000287765300025/EI Accession number: 20110113550869). 7.Yuanyuan Li and Jichang Liu. Effects of the gas flow and the defocusing distance from laser beam focus on powder-feed laser cladd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2010, v7843; (SCI UT ISI: 000287765300047/EI Accession number:20110113550891) 8.Qindong Li and Jichang Liu. Effect of process variables on the crack in laser cladded Ni-alloy on ductile cast iron.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7843, 2010,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SCI UT ISI: 000287765300026/EI Accession number: 20110113550870) . 9.Shunxi Hu and Jichang Liu.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field of nodular cast iron in laser transformation harden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7843, 2010,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SCI UT ISI: 000287765300055/EI Accession number: 20110113550899). 10. Jichang Liu, Lijun Li. Effects of process variables on laser direct formation of thin wall.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7, 39(2): 231-236; (SCI UT ISI: 000241308200002/EI Accession number: 20063710106991). 11. Liu Jichang. Formation of cross-sectional profile of a clad bead in coaxial laser cladding.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7,39(8):1532-1536; (SCI UT ISI: 000248010500009/EI Accession number: 20071510548668). 12. Jichang Liu, Lijun Li. Direct Fabrication of Thin-Wall Parts by Laser Cladding.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2006, 8(1): 1-7; (EI Accession number: 20071610559219). 13. Jichang Liu, Lijun Li. Effects of Powder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n Fabrication of Thin-Wall Parts in Coaxial Laser Cladding.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5, 37(4): 287-292; (SCI UT ISI: 000227517900005/EI Accession number: 2005038795089). 14. Jichang Liu, Lijun Li. Study on Cross-Section Clad Profile in Coaxial Single-Pass Cladding with a Low-Power Laser.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5, 37(6): 478-482; (SCI UT ISI: 000229390600011/EI Accession number: 2005189079535) . 15.Liu Jichang, Li Lij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 of Metallic Parts Built by Low-power Laser Cladd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5, 18(2): 263-266;(EI Accession number: 2005299225339). 16. Jichang Liu, Lijun Li, Xiaozhu Xie, et al. Study on attenuation of laser power by powder flow in coaxial laser cladding. SPIE, 5629: 475-482; (SCI UT ISI: 000227494300064/EI Accession number: 2005229133627/ISTP). 17. Jichang Liu, Lijun Li, Yuanzhong Zhang, et al. Attenuation of laser power of focused Gaussian beam during interaction between laser and powder in coaxial laser cladding.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05, 38(10): 1546-1550; (SCI UT ISI: 000230243300009/EI Accession number: 2005219117982). 18. Jichang Liu, Lijun Li. In-time Motion Adjustment In Laser Cladd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Improving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Surface Finish of The Formed Part.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04, 36(6): 477-483;(SCI UT ISI: 000222550300008/EI Accession number: 2004258217850). 19. Jichang Liu, Lijun Li, Xiaozhu Xie, et al. Study on attenuation of laser power by powder flow in coaxial laser cladding.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High-Powe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V, 2004, v5629: 475-482; (SCI UT ISI: 000227494300064/EI Accession number:2005229133627/ISTP) 发表中文论文: 1 激光熔凝过程的SPH法数值模拟 刘石柏; 刘继常; 齐利军; 卢娟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7-01-25 2 金属3D打印技术的发展分析 曾亮华; 刘继常 机械工程师 2016/03 3 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 刘继常 电加工与模具 2014/04 4 基于蚁群算法的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参数神经网络优化系统 颜丙功; 伍耀庭; 刘继常; 郭怡晖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4/S1 5 球墨铸铁激光相变硬化深度与宽度的数值计算 刘继常; 罗旦; 许阳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 34(12): 195-199;(EI Accession number: 20141017430300) 6 激光熔覆中同轴送粉气体-粉末流数值模拟 董敢; 刘继常; 李媛媛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8): 1951-1955; (EI Accession number: 20133416646625) 7 半导体激光在再制造产业中的应用 伍耀庭; 刘继常; 刘石柏; 黄晓东 应用激光 2013, 33(3): 333-339 8 ;面向激光强化工艺的冲压模具表面应力的计算方法 秦丽蓬; 刘继常 应用激光 2013, 33(2): 196-203 9 激光熔覆纯镍熔池底部组织生长的相场法模拟 孙道金; 刘继常; 李钦栋 中国激光 2013, 40(4): 0403005-1-6; (EI Accession number: 20132216376009) 10 铸态球墨铸铁QT600-3柱塞泵耐磨件的生产 刘绍忠; 刘继常 铸造 2013, 62(2): 164-166 11 激光淬火过程实时检测系统的设计 杨彩霞; 周腊吾; 刘继常; 伍耀庭 激光技术 2011,35(3): 334-337 12 基于CCD的激光熔覆熔池宽度的在线检测研究 杨柳杉; 刘金水; 刘继常; 伍耀庭; 王迎丽 激光技术 2011, 35(3): 315-318 13 球墨铸铁激光表面淬火硬化深度的解析计算 颜丙功; 刘继常; 郭怡晖 激光技术 2011,35(2): 206-209 14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的激光熔覆工艺优化 倪立斌; 刘继常; 伍耀庭; 鄢锉 中国激光 2011,38(2): 0203003-1-6; (EI Accession number: 20111413898607) 15 球墨铸铁QT600-3激光相变硬化数值模拟研究 郭怡晖; 刘继常; 卢远志; 刘金水; 颜丙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8):1755-1760; (EI Accession number: 20103413174835) 16 球墨铸铁QT600-3激光相变硬化试验研究 郭怡晖; 刘金水; 刘继常; 鄢锉; 颜丙功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31(5): 118-122; (EI Accession number: 20102513020832) 17 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Fe-Cr-Si-B涂层 张静; 刘继常; 张福全; 鄢锉; 杨柳杉; 倪立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31(5):133-137; (EI Accession number: 20102513020835) 18 激光熔覆的金属带横截面轮廓的形成过程分析 刘继常; 李力钧; 谢小柱; 鄢锉; 刘咏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8,16(3):297-300; (EI Accession number: 20083211444628) 19 激光熔覆金属层柱状晶/等轴晶转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大生; 刘继常 机械工程材料 2008/02 20 Al2O3热压陶瓷激光辅助切削温度场分布与切削深度 鄢锉; 李力钧; 金湘中; 刘继常; 陈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02 21 邯郸市饱和粉土地震液化判别与差异分析 张贵双; 叶洪东; 刘继常 岩土工程技术 2005/04 22 激光切割金属厚板新技术 谢小柱; 李力钧; 张屹; 刘继常; 鄢锉 激光技术 2005/03 23 激光单道熔覆成形的金属零件壁厚模型的研究 刘继常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5,13(1):99-102; (EI Accession number: 2005179069983) 24 激光辅助加工技术现状及其进展 谢小柱; 刘继常; 张屹; 鄢锉; 方石银 现代制造工程 2005/02 25 中低功率CO2激光切割非金属板材 谢小柱; 李力钧; 方石银; 刘继常; 鄢锉; 张屹 光电子•激光 2005/02 26 激光熔覆成形金属薄壁结构的试验研究 刘继常; 李力钧 机械工程学报 2004,40(10):185-188; (EI Accession number: 2004538760215) 27 激光熔覆成形砂型铸造金属模具探讨 刘继常; 李力钧; 鄢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0(6):51-55. (EI Accession number: 2004068009653) 28 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直接制造砂型铸造模具的探讨 刘继常; 李力钧; 鄢锉 激光技术 2003/06 29 试析几种激光复合焊接技术 刘继常; 李力钧; 朱小东; 陈洪 激光技术 2003/05 30 砂型铸造金属模具的激光直接制造 刘继常; 李力钧 铸造 2003/05 31 激光产业推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鄢锉; 李力钧; 李娟; 刘继常; 金湘中 中国电子商情 2003/05 32 激光熔覆直接成形金属铸造模具的探讨 刘继常; 李力钧; 朱小东; 唐川林; 鄢锉; 龙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3/05 34 培养适应21世纪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 鄢锉; 李娟; 刘继常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S1 35 加强管理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水平 李娟; 鄢锉; 许世良; 刘继常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S1 36 在两种不同工艺下激光与电弧复合焊接研究 刘继常; 李力钧; 鄢锉 现代制造工程 2002/09 37 激光复合焊接的探讨 刘继常; 李力钧 焊接技术 2002/04 会议论文: 1 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 刘继常 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13-10-25 2 工艺参数对激光直接制造金属薄壁零件的影响 刘继常; 李力钧 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会议 2005-11 3 工艺参数对激光直接制造金属薄壁零件的影响 刘继常; 李力钧 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5-11 4 工艺参数对激光直接制造金属薄壁零件的影响 刘继常; 李力钧 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 中国会议 2005-11 5 激光单道熔覆成形的金属零件壁厚模型的研究 刘继常; 李力钧 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会议 2004-10 6 激光熔覆金属粉末直接制造铸造模具的探讨 刘继常; 李力钧; 李娟; 龙辉 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中国会议 2002-12
荣誉奖励:
1、“移动式半导体激光强化与修复汽车模具的装备与工艺”,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移动式半导体激光强化与修复汽车模具的装备与工艺”,201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博士学位论文“激光熔覆成形金属薄壁结构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被评为2006年度湖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第八届湖南大学“长丰奖励基金”突出贡献奖。 6、“桁架式折叠准封离型切割与焊接用1kW级CO2激光器”,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其喷火嘴和篦条的研制”,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其喷火嘴和篦条”,1997年,广东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9、“新型高铬镍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及喷火嘴”,1997年,广东省重化工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媒体报道一:
——访金属3D打印专家刘继常教授
人物名片:刘继常,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SE)会刊评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致力于研究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激光加工工艺与装备、铸造工艺与模具等。近年来,刘教授在专业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除了成功研发了半导体激光机器人3D制造与再制造设备、金属3D打印机外,还在激光熔覆(沉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等)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ISTI)发表的有关激光熔覆科学技术全球发展状况的评述文章(Dubourg L, Archambeault J.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08,202:5863-5869)中,把申请者的研究工作评价为亚洲区的典型代表之一,等等。 “来,给你们看看成品!”刘教授笑着捧出办公桌的抽屉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拆开两层旧报纸后,两座栩栩如生的雕塑呈现在我们眼前——一朵美丽的玫瑰,一座优雅的长颈花瓶。别以为这只是两座普通雕塑,它可是由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呢!2012年,湖南大学刘继常教授在完成半导体激光机器人3D制造与再制造设备研制后,决定全部采用国内加工生产的零部件研制出金属3D打印机,并用本地生产的金属粉末打印出来金属零件,实现金属3D打印机的国产化。两年多来,刘教授不断完善该技术,制造出更精美的成品,并致力于把该技术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是什么激励着他的科研之路,教学、生活中的他又是什么样子?让记者带你走近刘继常教授。 为国为民 勇往直前 “回顾以前,前两次科技革命我们国家都没能赶上,现在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我们一定要尽量赶上,不能什么东西都依赖进口。”作为优秀的科技人才,一心为国的刘教授一直希望能够传播先进理念,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与科技的发展。另外,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日益发达,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主要研究激光熔覆工艺且对与之相关的金属3D打印技术也充满了兴趣的刘教授决定研究金属3D打印技术,向世界难题发出挑战,做中国“吃螃蟹的第一人”。然而,通往成功的道理上总是会布满荆棘,“自主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端科技,人们对其了解有限,因此刘教授的研究很难获得认可和支持。加之是自发研究,刘教授只能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来研究金属3D打印机,时间精力不够,加之资源缺乏,困难重重,但刘教授却从未想过放弃。在研发期间,刘教授每天在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之后,为了赶进度,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二十多天设计、绘制了二百多份图纸;他经常在人们合家欢庆节日的时候,一个人使出吃奶的劲抱起钢板进行装配。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终于研制出了金属3D打印机。“我研究的金属3D打印技术,随处买的金属粉末都可以作原料,不用再买国外的原料,而且技术指标要求也并不高,这大大降低了成本,符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购买力不强,资源急剧减少,必须节约资源的国情。”教授自豪地说。 尽管刘教授的3D打印机已经试制成功,但要使3D打印技术成熟并推广应用,还有许多路要走。“目前我在做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希望用3D打印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刘教授说。传统的器官移植是指将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个体内并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人提供健康的器官源,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手术对器官提供者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害。然而应用于组织工程的3D打印技术只需抽取病人的少许细胞,便可成功培植许多细胞并打印出需要移植的器官,与传统器官移植技术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此同时,刘教授还在继续进行激光再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着眼于为各种零件的加工制造与再制造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和能源。 辛勤耕耘 桃李满园 硕果累累仍然不懈地躬身耕耘于学术沃土,教授做到了真正将生命融入了学术与科研工作中而无怨无悔。他认为当前的大学教育应该力改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带入实践当中,使他们真正感悟生活,理解科学的奥妙,带着兴趣学习,从而使学生们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在上材料这门课时,教授就把光纤带入教室,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实物。“教学强调理念的传播,要创新教学理念,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教师本身的教学资源与人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搭建更好的平台。”因此刘教授平时教学时常常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给出生动活泼的案例,有机会就会把学生带入实验室甚至是企业,让他们亲自观察亲自体会。刘教授关于教学的特别方式以及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在教授的学生王兵看来,教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刘教授的3D金属打印实验室离校区特别远,所以不到六点都要起床,每天还有高强度的工作,特别辛苦,但他还是当日事当日毕,否则绝不休息。”当被问及为何会考刘教授的研究生时,王兵笑着回答:“我是河南人,当时在网上看到了刘教授的资料,觉得他是个很认真实干的人,能够让我真正学到很多知识。”“刘教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认真做事。”他补充道。 然而,工作至刚,亦可兼顾生活之柔,在学生眼里,教授虽然对工作要求很严格,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人。正当记者采访时,一位大四的学生进来请教授修改其论文。教授接过稿子一看,马上就指出了论文中的一个漏洞,“激光熔覆3D打印机的核心部件”的机械结构设计不正确。学生拿着图仔细地看了看后,恍然大悟,但仍对几个地方存在疑问,于是教授拿着论文,仔仔细细地给他解释好几遍,讲了十几分钟,直到他弄懂为止。“教授的脾气特别好,给我们讲解问题很耐心,平时我们都喜欢和教授探讨。” 恬淡生活 致虚守静 当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刘教授笑着说:“真的是非常忙,别人是为生活而工作,我是为工作而生活。很少有自己的个人的时间。”可是别看教授工作上这么努力不知疲倦,偶尔闲下来时也有“居家暖男”的一面呢!教授表示自己喜欢安静的家庭生活,有时间总是在家里帮忙洗洗碗,扫扫地,早晨起来会打打太极拳,以平衡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负担。“时间充足的话,我也会出去爬山,旅游。现在还希望可以戒酒。”教授笑谈。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恬静的心境,也是教授耐得住寂寞潜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吧。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科技创新不仅要紧跟世界前沿,更应该有超越意识,刘教授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切。正如刘教授所说:“我希望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上,如果大家都能把好的东西做出来,那么我们的社会上好的东西就不会少,也就不需要盲目进口国外的东西了。” 来源: 学通社 2015-04-05 媒体报道二:
制造领域的探索者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及其发展,最终将取决于其制造工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刘继常教授自步入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以来,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翘楚,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数十载艰辛探索路刘继常于1990年在湖南大学机械系获得学士学位,随后深造于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系,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的他就职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耐磨材料与工程机械研究所,负责质量管理、产品工艺与性能试验。2000年,刘继常辞去工作,回到湖南大学,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学成之后的他留在母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他担任先进成形与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全国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刘继常教授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他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 《中国高校科技》2010年第12期 |